现代小麦育种对基因组和表型的重塑

发布时间:2023.09.01     

  8000多年前,小麦起源于新月沃地,然后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形成能很好适应不同地域环境和逆境胁迫的地方品种,它们在相对较低的投入下能保持中等产量。现代小麦育种是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使其成为高产、优质以及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此育种过程对小麦的基因组和表型进行了重塑。不同的小麦生产区,由于气候以及育种者的喜好等因素,会培育出截然不同的品种。因此,比较分析现代育种过程对不同地域的小麦基因组和表型的重塑,可以揭示不同地域的育种轨迹,同时可为培育更加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线索、理论基础及基因资源。 

  近日,凌宏清(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贺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赵山岑(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团队,在The Plant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diverse wheat accessions uncovers the genetic changes during modern breeding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论文(DOI:10.1093/plcell/koad229),揭示了中美两国现代小麦育种选择的异同。 

  该论文通过对355份中国和美国的育成品种以及地方品种进行表型评价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现代育成品种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与地方品种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美两国的现代育成品种比地方品种产量高、株高降低、开花期缩短。在产量提高方面,中国的现代品种主要通过增加籽粒大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因素来提高产量,而美国主要依靠增加分蘖数来实现产量的提高。这些表明中美两国对小麦表型的重塑方面存在差异(图1)。为进一步从基因组水平阐释这种差异,对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共鉴定到207个控制农艺性状的位点,并绘制了这些位点的基因型指纹图谱。分析发现大部分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频率在中美品种中均明显增加,但中国品种和美国品种增加幅度有所差异,这预示着不同国家在现代育种过程中对这些位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趋同选择 

1:现代小麦育种对中美两国育成品种表型的重塑 

  此外,还通过XP-CLR的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中美两国育种选择靶标进行了鉴定,发现约15%的基因组区域受到了选择,在这些受选择的区域中包含诸多控制株型、产量、品质和抗病等的已知基因(图2)。有趣的是,中美育种家可能通过选择同一基因、同一基因的不同单倍型或同一基因在不同亚基因组上的同源基因来实现对某一性状的重塑。 

2:现代小麦育种过程中中美两国育种靶标的异同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中国和美国的育种家在现代育种过程中对小麦表型和基因型重塑的异同,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遗传资源,这将为以后小麦的改良提供重要信息和基因座位资源。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牛建青博士和马省伟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郑树松副研究员以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张弛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凌宏清研究员、贺飞研究员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赵山岑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