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背后的故事—武维华院士谈推动科学发现的智慧与艰辛
发布时间:2013.06.08
遗传发育所遗传网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发现背后的故事”系列论坛首场报告于2013年6月6日成功举行,武维华院士任首场报告主讲嘉宾。薛勇彪所长、杨维才副所长和所内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薛勇彪所长首先为论坛的举办致辞,指出这一论坛的新颖定位与研究所的其他论坛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希望通过这一论坛使所内科研人员和学生对科研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优秀科研成果获得的故事中汲取经验,更好地促进我所科研工作的开展。
作为论坛的首位报告人,武维华院士作了题为“从植物的钾钠选择性到植物钾高效分子机理”的专题报告。与通常的学术报告不同,武院士以时间为主线,将过去30年的科研经历娓娓道来,告诉大家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如何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武院士从1982年在上海植生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经历谈起,告诉大家当初好奇心使他开始关注植物的自发电波震荡信号。也正是这份好奇与坚持,让他在未满30岁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进而得到出国从事植物电生理学研究的机会。在美国从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期间,武院士一直钟情于植物离子通道信号和电生理的研究,尤其是对钾离子通道信号的关注为他在1994年回国开展植物钾钠选择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国内的科研条件艰苦,很多实验只能在厕所改建的实验室中开展;尽管研究组内针对一些研究项目进展缓慢,这些困难却更加坚定了他开展植物抗逆和磷/钾高效等重要性状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植物响应干旱、高盐、磷钾营养亏缺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机制研究的信心。由于选择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武院士的研究组发表了首篇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Plant Physiology》文章和我国植物学研究领域的首篇《Cell》文章,并随后在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细胞信号转导及植物钾/磷营养高效的分子调控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武院士的语言平实而又生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报告过程中,场下师生聚精会神,精彩之处场内回响着阵阵笑声与掌声。在之后的问答环节中,武院士还向年轻老师和同学们传授了经验,勉励同学们要树立科研理想,力争在读书期间做出一点有意义的工作。
报告结束后,薛勇彪所长代表论坛组委会为武维华院士颁发了论坛主讲人纪念杯。随后,武维华院士还与部分研究员及所内师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