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雄配子体识别的分子机制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7.03.17
为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推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维才研究组关于植物雌雄配子体识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入选。
受精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而精子能否被及时的传递到卵子是受精的关键。在被子植物中,精子是通过花粉管来传递的,但花粉管是如何将精子传递到卵子的呢?这一问题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几十年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个过程也是植物生殖隔离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杨维才研究组首次分离了拟南芥中花粉管识别雌性吸引信号的受体蛋白复合体,并揭示了信号识别和激活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其中一个信号受体导入荠菜中,并与拟南芥进行杂交,转基因荠菜的花粉管识别拟南芥胚囊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建立了利用关键基因打破生殖隔离的方法,为克服杂交育种中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成果于2016年2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Nature, 2016,53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