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边际土地产能效益扩增机理与藏粮于地技术模式”启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02.09
2018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边际土地产能效益扩增机理与藏粮于地技术模式”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号楼215会议室召开。项目顾问李家洋院士、张佳宝研究员,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薛勇彪研究员、北京大学陆雅海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康跃虎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巩志忠教授、秦峰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郝晋珉教授参加了会议。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韩永滨处长、邢晓旭主管,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杨维才所长出席了项目启动会。项目课题及学术骨干80余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会。
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曹晓风院士主持,她首先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及项目团队成员在临近春节之际参加项目启动会,感谢各位专家对项目的支持,希望项目在各位专家的支持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杨维才所长代表依托单位致辞,他对各位专家、领导及项目团队的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专家领导的支持及帮助表示感谢。杨所长指出中国科学院前期针对黄淮海及渤海农业都有重大项目部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项目整合了中科院的优势力量,聚焦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问题,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依托单位,将为项目的执行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
李家洋院士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项目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组织及论证,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获得立项。项目立足于长远的农业基础目标,布局着眼于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开展微生物-植物-土壤互作关系研究的探索,为藏粮于地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具有很好的前景,为边际土地利用技术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将为国家农业做出重大贡献。项目执行组具有很强烈的责任该和使命感,相信在专家的支持下,以及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突破。
张佳宝研究员指出,本项目着眼于为边际土地的利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为国家将来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供技术储备。项目通过追求科技的制高点、攻克尖端科学问题,必将对国家农业科技做出重大贡献。他对项目的执行提出了期望与指导,希望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合作,能够提高植物对土壤障碍因子的耐性,降低土壤障碍因子的强度,从而解决边际土地的利用问题。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一是解决如何降低土壤障碍因子的强度,二是如何提高边际土地的地力水平(特别是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三是解决边际土地微碱水资源的利用技术。
项目首席科学家曹晓风院士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各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会议邀请遗传发育所财务管理部顾佩芝部长介绍了项目经费管理要求及使用注意事项。
项目专家对项目方案设置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一致认为项目目标越来越明确,方案也越来越完善,可操作性比较高。专家建议项目在着眼于超前技术部署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合理布局研究地点及内容;成果及技术要具有普遍性及可复制性;注重培养人才队伍确保技术的延续;根据实地调研考察合理设置实施方案,确保全面系统解决边际土地的特殊问题;项目内要加强交流合作尽早促进抗逆品种的共享,同时加强与院外单位的合作,吸纳整合全国在这方面的成果积淀。
“边际土地产能效益扩增机理与藏粮于地技术模式”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瞄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二粮仓”专项部署的重点项目,项目集成了院内优势力量,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为边际土地产能增效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清单、新模式的支撑,为我国开展大面积边际土地改造、实现藏粮于地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板。项目建立我国不同类型边际土地清单;针对盐碱、酸化和干旱胁迫,揭示主要耐逆植物在形态、生理、生化、分子层面的耐逆适生机理与机制,选育抗逆品种;突破大规模低成本农用咸水淡化技术;在消除土壤极端障碍的同时,发展有机质提升和沃土微生物群落协同构建理论;重点针对盐碱地改良过程,揭示微生物-植物-土壤互作关系,筛选适应植被演替的抗盐碱胁迫功能菌株;最后聚焦黄河三角洲滨海盐土区,布局东北苏打碱地和东南丘陵区红壤坡地,构建边际土地分类利用技术模式。面向不同地区的边际土壤治理需求,针对边际土壤改良理论及技术成果进行理论集成和技术集成,提出因地制宜的优化调控技术体系,指导边际土地改良理论探索方向的同时,有效提高边际土地生产力,提升边际土地治理水平,引领边际土地利用向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生态和社会效益巨大。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实施方案,促进了项目团队成员的交流合作,为项目的顺利执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