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葛实验室在大豆多基因聚合育种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1.12.14
黄淮海流域是我国大豆的第二产区和夏大豆的最大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3000多万亩,而平均单产不足130公斤/亩。除了单产低以外,该地区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大豆病毒病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育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保葛实验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于2011年独立育成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该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编号为国审豆2011008),农业部第1655号公告公布。朱保葛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运用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手段将来自不同生态地区6个骨干亲本的高产、抗病等优良基因聚合于一体,借助于多亲本复合阶梯杂交、异地穿梭选育和分子标记鉴定筛选技术,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夏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代号科9302),其主要特征特性是: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夏播生育期105~107天,平均株高86.8厘米,主茎有效节17个,结荚密,平均节粒重2克以上,有效分枝2~3个,底荚高度18厘米(适宜机械化收割);卵圆叶,叶色浓绿,光合效率较高,紫色花,灰色茸毛;豆荚呈微弯镰形,成熟荚灰褐色;籽粒椭圆形,种皮浅黄色,种脐浅褐色,百粒重19~20克;籽粒蛋白含量41.80%,脂肪含量19.25%。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抗病能力强和增产潜力较大。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两年接种鉴定证明,它高抗黄淮海地区主要大豆病害—大豆花叶病毒病,兼抗该病的3号流行株系和7号强致病株系(病级均0~1级)。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在覆盖4个省(苏、皖、豫、鲁)12个试验点的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191.19公斤和174.62公斤(平均182.91公斤),比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区试对照品种中黄13(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品种)分别增产10.41%和7.43%(在15份参试材料中排第2~3位),两年平均增产8.9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量170.17公斤,较对照品种中黄13的增产幅度为4.60%~11.70%。
科豆1号适应地区范围较宽,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北部、河南省以及山东省南部等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多家种业公司关注,有意与我所合作开发该品种,其推广应用对于推动我国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资助。
科豆1号植株 |
科豆1号高产示范田 |
2011年9月科豆1号鉴定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