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俭民研究员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发布时间:2023.10.25     

  1017日下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员与西湖大学柴继杰教授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董欣年教授宣读“生命科学奖”的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管坤良教授、科学委员会委员林合宁教授、饶毅教授、张毅教授,共同为柴继杰、周俭民两位获奖者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20世纪四十年代,科学家提出了植物与病原物的“基因对基因”假说,这一假说在20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克隆植物抗性基因即后来熟知的免疫受体基因得到了部分阐释,但免疫受体如何启动植物的防卫反应一直是个谜。周俭民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植物免疫受体和病原细菌致病蛋白的研究,通过与柴继杰教授近20年的合作与努力,发现了以免疫受体ZAR1为核心组分的首个抗病小体,并解析了其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ZAR1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并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抗病小体的发现和功能解析是植物先天免疫领域的里程碑发现,具有开创性的重大科学价值。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迄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与袁隆平院士、张启发院士分享)获得201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奖励他们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