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疾病家犬模型成果交流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28
2023年10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召开 “脑疾病家犬模型成果交流研讨会”。与会嘉宾有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复旦大学段树民院士、耶鲁大学姜永辉教授、北京大学于翔教授、中国科学院系统许执恒研究员、赖良学研究员、王国栋研究员、蔚鹏飞研究员,还有来自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米继东总经理,赵建平副总经理等机构的同业和学者们莅临本次会议。
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一系列疾病包括神经发育疾病影响,特别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压力。孤独症是一组儿童早期出现,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在中国发病率约占适龄人口的1%,因而是中国脑计划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解析孤独症发病过程与机制,寻找合适的干预治疗措施是脑科学研究者的初心与使命。
脑科学和脑疾病的研究离不开合适的动物模型。依据孤独症遗传学病因构建合适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首先要开展的工作。突触后致密区支架蛋白SHANK3突变是导致孤独症最常见的突变之一。目前国际上常用小鼠作为孤独症研究模型。然而,小鼠和人类在大脑结构(小鼠是平滑脑,前额叶与白质不发达)、功能和行为学(小鼠主要依赖嗅觉而非视觉处理社交信息)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或多或少限制了孤独症小鼠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凸显了开发其他动物模型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孤独症的非人灵长类模型。但非人灵长类成本高,繁殖慢,因而限制了灵长类模型的应用潜力和规模。
经过上万年的进化和选育,家犬是与人类最亲近的伴侣动物。家犬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是高度发达的情感认知功能,善于与人进行有效地合作和情感交流。而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恰好是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方面的障碍,因此张永清合作团队尝试在高社交能力的家犬中引入孤独症致病突变,解析孤独症社交和情感交流缺陷背后的机制。家犬肢体语言丰富,性格温顺,配合度高,便于开展行为学研究。此外,家犬繁殖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繁育足量突变体动物。这些优势让家犬成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理想的动物模。张永清合作团队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顶级刊物Molecular Psychiatry 上同期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脑疾病家犬模型取得标志性进展。
孤独症犬模型的成功构建,将促进其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措施提供新模型和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