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清教授开讲遗传发育所“时代有我”初心论坛

发布时间:2023.12.20     

  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是科技大势所趋,是国际形势所需,更是国家发展所需。无数科学家持之以恒,埋首扎根,在此领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不忘初心,书写新时代下的科学篇章。 

  202312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二党支部有幸邀请到了长期攻关重大脑疾病的张永清教授做客时代有我初心论坛。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邢雪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申倚敏,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王静,党委委员孟菲,发育中心所属党支部书记代表艾有为研究员、武照伐研究员出席了本次活动。申倚敏书记主持了本次论坛。 

  张永清教授自2004年归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以来,长期致力于脑科学与脑疾病相关研究。从模式动物果蝇着手,探究自闭症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近年来考虑到模式动物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动物之间的优缺点,结合国家脑计划所需,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家犬模式动物。张永清教授在论坛上和广大党员师生分享了题为《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的新型动物模型-家犬模型》的报告,用风趣幽默又科学严谨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我们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家犬在重大脑疾病自闭症研究的重要发现。 

  孤独症是一组儿童早期出现,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在中国发病率约占适龄人口的1%,因而是中国脑计划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解析孤独症发病过程与机制,寻找合适的干预治疗措施是脑科学研究者的初心与使命。在挑选研究疾病所需的众多模式动物中,张永清教授将目光聚焦在家犬上。经过上万年的进化和选育,家犬是与人类最亲近的伴侣动物。家犬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是高度发达的情感认知功能,善于与人进行有效地合作和情感交流。而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恰好是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方面的障碍,因此张永清合作团队尝试在高社交能力的家犬中引入孤独症致病突变,解析孤独症社交和情感交流缺陷背后的机制。家犬肢体语言丰富,性格温顺,配合度高,便于开展行为学研究。此外,家犬繁殖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繁育足量突变体动物。这些优势使家犬成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在实验室团队的辛勤工作和外部兄弟科研单位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孤独症高风险基因Shank3的突变家犬。Shank3突变犬不仅能够有效模拟自闭症患者的社交障碍表型,而且也表现自闭症患者的面孔感知障碍。在自闭症模型犬构建成功后,张永清教授与合作团队一起还进一步结合前沿人工智能算法和先进脑科学研究手段对模型动物相关表型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挖掘,为自闭症致病机制探索和干预治疗手段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脑科学与脑疾病是最具挑战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自闭症家犬模型的建立只是起点,自闭症的有效干预和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科学家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张永清教授给遗传发育所广大师生展现了科学家在新时代新使命的感召下,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攻坚和挑战精神。新征程中,遗传发育所的科研人将秉持科学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