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发育所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2017-05-23

  201752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第十三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成功举办。活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了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温室、动物实验中心等高端科研资源,安排了生动活泼的科普报告,设置了科普展台、科研成果科普视频播放厅、科普实验田等。活动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总共接待来访人员900余名。 

  本次活动围绕“探索塑造未来”和“水资源”的主题,组织了科普报告,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学领域研究前沿。报告“基因组编辑的食物能上餐桌吗?”介绍了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及其团队关于植物基因精准编辑技术的研发成果。报告“3D打印与再生医学”讲述了3D打印为个性化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可制造一些人体组织器官的简化微缩模型的科普知识。报告“我们的大脑如何‘搭线’”和“大脑是怎么发育的?”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大脑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向来访公众开放了代谢组学平台、公用仪器平台、李家洋院士实验室、刘志勇研究员实验室,展示了生物学研究的技术方法,介绍了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常见模式生物线虫和果蝇的相关知识、以及模式植物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志愿者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水、农作物与灌溉”的科学常识、地下水污染概况以及水质与PH值、溶解性总固体的关系等知识,并请同学们作为“小小水质检验员”,亲自进行了不同样品的水质检验。在“小麦的故事”展厅和科普实验田,志愿者向公众展示了小麦的进化过程和李振声院士创建的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技术及取得的系列成果。在动物实验中心,志愿者向公众介绍了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实验动物伦理的相关知识。 

  在科普展板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遗传发育所分会的老专家们向来访公众介绍了“神奇的干细胞”、“防御素”、“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新型枯草芽孢杆菌”等主题。 

  通过科普讲座、科研成果展示、科普视频、现场参观和互动体验等活动,遗传发育所传播了科学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展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让社会更加了解我们遗传发育所;通过活动,更加激发了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零距离感受到生物科学研究的魅力,鼓励他们今后更加努力学习和钻研科学文化知识。 

  遗传发育所将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运用高科技提升科普宣传水平,正在研发的科普项目将在视觉互动、功能演示、互动体验等方面有所突破,还将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体手段全方位推送科普知识,以此开辟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近科学,走近遗传发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