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7年5月24日第4版)
图. 戴建武(右一)与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宝宝互动
“这项技术拯救了3个家庭。”
5月21日,南京市民吉建超、方雅琴夫妇抱着10个月大的儿子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在跟《中国科学报》记者聊天时,他们一个劲儿感叹:是再生医学的“奇迹”圆了我们的求子梦。
原来,方雅琴因严重子宫内膜损伤导致重度子宫腔粘连——而这曾被认为是导致不孕的“绝症”。多方求医无果,夫妻俩一度绝望。
“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那时候承受着不知道多大的压力,逢年过节我们都不敢回老家。”吉建超说,直到2014年,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和南京鼓楼医院给了他们希望。去年,他们迎来了儿子吉宸霖的降生。
这场亲子活动的主题是“爱与希望”。吉建超对记者说,这个主题再合适不过。
戴建武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这项“拯救了3个家庭”的技术:利用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复合干细胞进行瘢痕化子宫内膜的修复。
“子宫内膜损伤后会出现明显的瘢痕化、供血不足,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发育。通俗点说,内膜瘢痕化就像‘土地’变成了‘水泥地’,而水泥地上是长不出任何植物的。”戴建武形象地解释说。
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胡娅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解决这部分患者不孕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患者子宫内膜进行修复,目前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经典方法,但经典方法并不是最合适的,而且预防粘连复发效果不佳。”
该团队利用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复合来自孕者自体的骨髓干细胞或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进行修复或促使子宫内膜再生。这一治疗方式在经过大量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后,于2013年开始在南京鼓楼医院开展临床研究。2014年7月17日,第一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在南京鼓楼医院出生。
鼓楼医院资料显示,3年多来,已先后有13位重度宫腔粘连致不孕的患者通过该项临床研究成功受孕并生产,共诞生14位健康的“再生医学宝宝”(其中一位患者通过治疗先后两次怀孕产子),另外还有6位患者已成功怀孕。
用干细胞唤醒“生态系统”
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有两大核心:一是功能胶原支架,二是干细胞。两者的分工是,自体骨髓干细胞或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上,在支架的帮助下实现定植、分化,从而实现血管、组织的再生,修复瘢痕化的子宫内膜,为受精卵提供着床、发育的环境。
戴建武打比方说:“就像治理荒漠化,首先需要网状结构固定,植被才能顺利地长出来。支架就是起到网状结构的固定作用,而干细胞的引入‘唤醒’了子宫内膜环境的修复。”
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对干细胞在子宫内膜再生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戴建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无论自体骨髓干细胞还是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其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唤醒”——引入的干细胞会帮助受损的子宫内膜构建出良好的微环境,使得内、外源干细胞可以在损伤部位定植并分化成功能细胞,从而促使残存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水平。
戴建武介绍说,除了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他们还在探索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用于子宫内膜的修复或再生研究。“比如自体脂肪干细胞,其提取过程比自体骨髓干细胞更便捷,很多孕妇也更愿意‘抽脂’。”
“抽取骨髓干细胞的时候会局部麻醉,但还是有一种酸痛的感觉。”同样来自南京的“准妈妈”孙剀莲选择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受益于这一临床研究,她将在8月份迎来自己孩子的降生。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为了拥有孩子,“抽哪儿的都行”,但如果还能减少痛苦,她更愿意接受。
还只是开始
记者了解到,用于该临床研究的“功能胶原支架材料”可降解、能与生长因子或干细胞特异结合,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临床使用。而该临床研究的另一个关键角色——干细胞境况却完全不同。
“这是科学发展规律使然。”胡娅莉说,干细胞及其相关制品能否投入临床使用,还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探索过程。“(干细胞用于子宫内膜修复)现在只是一期临床试验,未来还有二期、三期,可以说干细胞要成功投入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娅莉说,当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结合起来的时候,能让我们看到对人们生活的改善,让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但是,科学发展最见不得急功近利。
“这也说明,我们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胡娅莉认为,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转化可能还需要经受伦理问题、审批等的考验,她不希望临床上的一些探索进展被误读为“马上可以产业化、市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