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山东盐碱地如何变身大粮仓

2017-06-22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70607日第10版)  

   (郭祥 绘)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遗传发育所李振声院士倡导,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天津市共同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该项目集成了中科院过去20年研发的盐碱地治理微咸水灌溉耐盐小麦品种的培育等关键农业技术,突破了环渤海低平原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地稀薄盐碱的粮食增产瓶颈,在鲁、冀、津、辽的27个县市,以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区联动方式推动,在2011年产量的基础上,实现2017年增粮60亿斤、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增产能力,建成名副其实的渤海粮仓渤海粮仓的建设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千亿斤粮食增产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芒种时节,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28村的马广华,又转到了自己的田地里,看看今年刚种上的新苗。     

  马广华今年61岁,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的这片地位于黄河三角洲,距离入海口15公里。     

  以前这里都是盐碱地,从土里返出来的盐碱花白花白的,根本没法种地,有的地方连苗都发不出来,甚至草都不长。种了20多年地的马广华对这里记忆尤深。     

  现在,他一点也不发愁了:土地有了土地的样子,还能结出硕果,卖个好价钱,这里可成了大粮仓!     

  他口中的大粮仓,就是2013年,中科院联合科技部在山东推行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由省科技厅制定总体规划和要求,推进治理盐碱地和改造中低产田,东营、德州、滨州三个黄河沿岸城市位列其中。    

  降盐培肥,秸秆还田,土地肥力这么提   

  盐碱地,由于靠近海边,海水不时浸入土地,盐分和碱含量远超土壤正常值。当降水充足时,溶于水中的盐分渗到底层或者流走,可以脱盐;但降水不足的季节,地下水会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土壤中,水分蒸发后,盐分则会聚集在土地表层,久而久之形成盐碱地。     

  土地降盐培肥,是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更是迫在眉睫。为了降低盐碱含量,东营市科技局联合国土局,把项目内的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开发盐碱荒地。     

  马广华家里原本只有一二十亩地,最早种过棉花,耐盐碱,但随着棉花价钱越来越低,最后赔钱都卖不出去,不得不另谋出路。由于他家的地靠近海边,旱粮难以生长,他改种时,选了水稻。2013年,渤海粮仓项目在东营启动,做过农技员的马广华嗅到了希望的味道,紧跟着报了名,在一邦水稻核心区内流转了150亩土地。渤海粮仓项目分为核心区和示范区,分别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一邦水稻核心区虽然盐碱地面积大、盐碱程度高,但水源条件好,很适合种水稻。     

  在马广华的田里,分布着一道一道的沟渠。这是政府出钱挖的,这种深沟渠可以用来排盐隔碱,降低地下水位,盐碱不会往上析出。他说,还有一些土地采用的是暗管改碱和种植田菁相结合的技术,开发利用重盐碱地。     

  马广华解释说,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方法就是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已经下渗到地下水中的降水,携带盐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至地表。暗管改碱,就是在地表以下一米五的位置埋入透水管,控制地下水位保持在这个低水平上。透水管带有小孔,淡水丰沛时往下走,盐碱就可以随着水分从管内流走。     

  由于土地之前长期盐碱化,普遍存在土壤板结等土壤结构不合理问题,无论是种植水稻还是小麦、玉米,首先都要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其中秸秆还田成为农民们最常用的方法。秸秆还田作用很大,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深翻后埋入土里两三厘米,三到五天即可种植,效果很好。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福俊说。以前,秸秆不受农民待见,都是焚烧处理。 

  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粮食种植这么推    

  除了改良盐碱地,渤海粮仓项目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与农户开展合作,规模经营让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提高了不少。  

  德州位于渤海粮仓的最西侧,盐碱地以中低度为主,王福俊的公司就在德州宁津县。2013年,良星种业承接了德州市科技局渤海粮仓项目后,着力选育抗盐碱、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并与农户签订协议,公司向农户提供统一的种子、农技、指导,并进行统一回购,减少农户后顾之忧。     

  为此,种粮大户王洪森流转了300亩土地,与良星种业签订合同,种植小麦和玉米。从那时候起我就用他们的种子,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都有专家上门来指导,咱也按照科学来种植。他说,以前秸秆都烧了,现在知道不仅可以还田,还可以回收喂牲口,一亩秸秆能卖三四十块钱。    

  王福俊告诉记者,盐碱地要通过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测算。以前大家比较盲目,肥料一点没少上,却达不到理想效果,那是因为比例不对,实际上没必要用那么多。根据统一测土配方,不仅可以少施肥,节省成本,还能达到好效果。有了良星种业的统一服务,王洪森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一亩地增产10%—20%而且现在省心多了!     

  山东省渤海粮仓专家组成员张立宾说,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采取规模经营的方式参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快速扩散。     

  除了参与到生产环节,一些农业公司也在订单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做了有益尝试。记者了解到,东营市的一邦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就采取统一供苗(种)、统一插秧、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的订单模式,与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签订合同,发展水稻产业基地5.3万亩,有效避免了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创新风险,提升了种植效益。    

  生态保护,因地制宜,粮仓未来这么干  

  盐碱地的养护与利用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但在张立宾看来,重盐碱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兼顾。建设渤海粮仓,必须在注重高效发展的同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建设方向,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     

  张立宾说,暗管改碱、种植田菁等方法,在降盐培肥的同时减少了化学产品的投入,这种以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的保护性技术,在改善土地理化性状的同时,保护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     

  渤海粮仓探索过程中,核心是因地制宜。比如德州土地广阔,适宜种植旱粮。而东营临海,盐碱地分布广,层次清晰,更适合采取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方式。张立宾举例说,中轻度盐碱区,走的是棉改粮、粮经饲三元种植、种养加循环发展的路子;重度盐碱区,重点推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稻鸭、稻鳅混养,开展绿色稻米生产。     

  这不,马广华就尝试了种养循环的路子。我的稻田里养的甲鱼和大闸蟹非常成功,而且混养模式不施肥,生态种植更环保,卖的价钱还高。一年光养殖就能挣30多万元。说到这些,马广华兴奋起来。    

  目前,东营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区面积达到42.4万亩,较去年增加了7.9万亩。其中,12万亩盐碱荒地基本达到中产田产出水平,30万亩中低产田逐渐改造为中高产田。2016年,滨州示范面积达到33万亩,示范区域由无棣县扩展到沾化、滨城、惠民、阳信、北海等7个县区(开发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