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所庆60周年科普活动暨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公众科学日向社会公众开放了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实验温室、苗圃区、动物实验中心,并安排了精彩生动活泼的科普报告,设置了科普展台、科研成果科普视频播放厅、AR互动展品、研究所展览室等,同时还组织进行了所庆60周年有奖互动问答,为公众奉献了一场极为丰富的科学盛宴。多样的内容吸引了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并特别吸引了不少老同志前来参加,活动当日共接待来访人员400余人。
精彩的科普报告和所庆60周年有奖问答
此次活动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组织了两场精彩的科普报告,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从万能干细胞到万恶肿瘤》由吴青峰研究员主讲,介绍了从骨髓干细胞被应用于治疗白血病以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好,但是如何驾驭干细胞也变得具有挑战性。
《根瘤--土壤里的化肥厂》的报告人曹孝强科普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根瘤菌。根瘤菌能高效地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成植物可以利用的氮肥,让公众认识了这一神奇的微生物。
在所庆六十周年有奖问答环节,在场的观众们都积极的主动参与。主持人提出几道关于遗传发育所历史与概况的问题,都没有难住做过功课的公众,大家纷纷讨论起问题,活跃的气氛点燃了整个报告厅。
科普报告《从万能干细胞到万恶肿瘤》
科普报告《根瘤--土壤里的化肥厂》
走进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开放了代谢组学平台、公用仪器平台,并请许操研究组做了《生菜的前世今生》的科普报告,为大家讲述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的故事。该实验室以重要农作物和模式植物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开展植物基因组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解析植物生长发育与复杂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与调控网络,挖掘重要基因资源,并应用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实践,培育并推广重要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重大创新性贡献。
参观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化榜研究组以科普小报告的形式介绍了“玉米的一生”、高彩霞研究组让大家参观了实验室并作科普小报告“走进基因编辑--CRISPR是什么”,让公众对基因编辑这一科技前沿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该实验室以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模式植物研究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围绕基因组结构解析、基因组编辑、高产优质、养分高效利用、抗病耐逆、染色体工程与新品种培育等,瞄准小麦等重要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国家目标和重大科学问题持续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参观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开放了刘佳佳研究组和许执恒研究组,重点演示了基础实验操作,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神经元细胞。公众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也了解到科研工作者日常的工作环境。该实验室在细胞凋亡、配子发生的分子机理、神经发育和神经疾病的分子机制、干细胞发育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以线虫、果蝇、斑马鱼、爪蛙、小鼠、拟南芥和水稻等为模式生物的发育生物学研究体系,是我国分子发育生物学领域最活跃、体量最大、模式生物体系最完整的研究团队之一。
参观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入了解作物生长和参观实验动物
在温室和小麦科普展厅,公众进一步了解了研究所温室的功能以及如何为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在参观中,小麦的进化历史引进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对小麦的起源、分类和进化表现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作物品种选育的过程、进展以及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室中关于李振声院士对于我国小麦做出巨大贡献的介绍和展示,也引起了参观者对李先生的深深敬意和由衷敬佩。
遗传发育所温室由夏季作物温室、冬季作物温室、模式植物培养室和人工气候室等四大功能区、8栋单体建筑组成,可全年模拟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光、温、水、气等自然条件,为研究组开展实验植(作)物材料的繁育提供必要的人工生长环境。
公众在苗圃区了解小麦的培育历程
动物实验中心在此次活动中特别设置了活体实验小鼠、斑马鱼胚胎等供学生参观,并现场教授孩子们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胚胎。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参观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实验动物的兴趣。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动物实验中心已经成为展示研究所科技成果、普及科学知识的很好的窗口,同时通过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等,也对促进科技资源与教育资源的结合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参观动物实验中心
和老科技工作者互动交流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会,在遗传发育所党委和离退休工作办公室的倡导下与支持下,于2013年5月开始筹建,经中科院老科协批准,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当时由11位热心科学普及教育的老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目前会员已扩展到20多位。此次科普展板区,研究所专门设立了老专家咨询台,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遗传发育所分会会员张相歧、景建康、孙勇如三位老专家向来访公众介绍了遗传病的预防与治疗、防御素的抗病机理探讨及应用前景、姓氏基因学等主题,并与来访公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老科协的专家讲解
通过两场科普讲座以及科研成果科普视频的观看、现场实地参观和AR互动体验等活动,遗传发育所向热爱科学的各界人士敞开大门,以此迎接遗传发育所建所60周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也对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零距离感受生物科学研究的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向社会公众传播了科学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弘扬了科学精神,展现了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
公众通过AR互动体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
参观遗传发育所展览室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院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遗传发育所将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科学传播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树立研究所良好的社会形象,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近科学,走近遗传发育所。
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