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院士:我是农民的儿子

2007-02-28 09:02:57 西安晚报

------------------------------------------------------------------

 

  李振声院士在家中查阅资料(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闻摄

  黄土地走出的科学家

  曾在陕西杨陵原西北植物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数十年的著名植物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昨日摘取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桂冠,并获得500万元人民币重奖。

  李振声是我国现代植物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之一。1956年,他由北京调到杨陵工作,他主持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一些小麦新品种,其中小偃6号经陕西省审定推广,十五年累计种植面积近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

  他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的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昨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向李振声院士发去了贺信,号召全校师生以李振声院士为榜样,传承他的事业和品德,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和李振声院士一起工作过多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几名老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李振声院士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振声院士最爱说的一句话:“我一个农民的儿子。”

  正是有这种“农民儿子”的情怀,李振声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小麦育种等方面的研究。1931年李振声院士出生在山东农村,解放前的连年旱灾,让他对饿肚子有着特殊的记忆,而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李振声从小就立志要让所有的人吃饱饭。

  20世纪50年代初,有着小麦癌症之称的条锈病,在我国大面积流行,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小麦一旦染上这种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1956年,李振声来到杨陵,开始他的小麦育种和抗击条锈病的研究。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李振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事终于解决了杂交小麦一代品种多数不育等诸多难题,培育出了一批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到目前为止,小偃系列品种已经累计推广3亿亩,增产小麦150亿斤。

  李院士请我吃肯德基

  昨日,听说李振声院士获得了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消息后,曾与李振声院士一起劳动了4年之久的宝鸡市陈仓区阳平乡联合村的村民李智儿激动地说,“老李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呀!”

  李智儿介绍说,“我们村的人习惯称呼李振声院士为‘老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是以‘臭老九’的身份下放到我们村的,刚来时就住在我家,人不善言谈,但却非常平易近人,根本看不出是个大知识分子。”

  正是因为有老李教村民科学种田,使得联合大队(现在称联合村)当年的小麦亩产从平均400来斤增产到800多斤,有的田块亩产还突破了千斤,成为当时宝鸡地区小麦亩产最高的大队。

  前几年,李智儿去北京,李振声还特意拉着他去吃肯德基。记者金海通讯员支勇平

  李振声将捐50万 设立“助学基金”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顾瑞珍)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27日在此间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请在800x600分辨率以上,用IE 4.0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Copyright 2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安外大屯路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邮编: 100101 || << 研究所地理位置
京ICP备09063187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