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陕西科协主席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2-28 9:05:58  
来源:华商报

----------------------------------------------------------------------------------------------

根据《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授予李振声院士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2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等27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1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等55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歼十飞机工程”1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等2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等22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英国化学工程学专家马丁·阿特肯斯和瑞典生物医学专家英格玛·恩博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是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首次出现四大奖项无一“空缺”的局面。总体看,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水平进一步上升,特别是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表现“抢眼”。

  李振声曾在陕西工作30余年,先后担任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科协主席等职务,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一粒麦种让他声名大震。这一次,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据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首次上榜

  3位工人农民获奖

  一般说来,能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幸运儿,不是著名的专家,就是专职科技人员,但在昨日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却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项科研成果分别是: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据悉,这是国家科技奖首次向普通百姓倾斜。

  据介绍,这些由普通工人、农民完成的科研成果水平可不“普通”。比如,高级技师、技能专家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项目,研制出了新型除铁装置系列技术,获得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企业技术秘密。

  李振声 印象

  把高深的知识用农民听得懂的话讲出来

  获得了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振声院士,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昨日,记者采访了他的家人、曾经与他共事的同事、他的学生,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所熟悉和了解的这位科学家。

  ■李振声早年课题组成员李璋

  “我们一起背馍走土路搞科研”

  “我和李振声相知相交40多个年头了,他工作的踏实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李璋研究员回忆说,“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单位离官村试验基地有15里土路。当时,全课题组仅有一辆自行车,到播种、授粉季节,李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背着馍从所(植物研究所)里往官村走。一路上,李老师看见长势好的或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李璋回忆了李振声院士选育小偃6号第一个单株时的情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小麦成熟时节,李老师和我们每天一大早就从杨凌来这里选种。有一天中午,他看我还没有睡着,就叫我和他一起到地里转转,在转到杂交选种的7014经红宝石激光处理的育种田块时,他发现一株小麦表现很好,就让我把这株小麦单独拔了回去,重点烤种。经过几年的观察、试种,当年那一株小麦就是后来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种遍我国黄淮麦区的小麦良种小偃6号的原始第一株。”

  李璋研究员还向记者讲了当初为什么叫“小偃6号”的有趣故事,李振声所选育的小偃麦是从4号开始的,他先后选育出了小偃4号、5号和6号组合。他50年代刚从北京到杨凌时,曾育出过小偃2号,在小偃7014(6号组合)出来的时候,为了区别也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给它命名为小偃6号,他告诉课题组,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偃1号。

  ■李振声早年课题组成员李玉山

  “照顾病重妻子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

  “当时我们俩合住在一间平房里,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心情却十分愉快、轻松。大家都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玉山研究员说,“李振声对待业务十分执著,当时他担任着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行政业务十分繁忙,但他的研究工作却一直没有停。”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待妻子的深情厚谊,2003年他妻子因脑溢血卧床不起,病情时好时坏,大部分时间都靠输液。从妻子生病到2005年4月份去世的两年半时间里,李振声每天都要两次去医院照顾病人,风雨无阻。妻子病情好转时,他将妻子接回家里,病人的饮食、起居、活动、护理都详细记载了厚厚一本,护理的细致程度就像他搞科研一样。”

  ■宝鸡农民李智儿

  “村里人都说老李是神人”

  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联合村村民李智儿说:“老李来我们这里时,是当‘臭老九’下放的住队干部。刚来就住在我们家,他还是学问大,来了后当年就帮村里两户农民解决了红薯烂窖、在窖内发芽的问题。村里人都说老李是神人,老李改变了我们这里浇麦不打粮的观念,在我们村推广小麦冬灌技术,第二年就让小麦每亩增产了100多公斤;在这儿推广小麦条播、宽窄行播种技术,又让小麦每亩增产了100多公斤。老李在这儿下放4年,经常给村里的干部上课。村里小麦亩产从平均200来公斤增产到400多公斤,有的田块亩产上了500公斤,是宝鸡小麦亩产最高的村。十里八乡的干部都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

  “前几年我到北京去时,老李拉着我还开了一次洋荤———吃肯德基。”李智儿补充道,“老李那人,知识渊博,把多高深的知识,都能用我们农民听得懂的话讲出来。”

  ■李振声曾带过的研究生吉万全

  “没有架子和学生们一起开沟装土”

  李振声院士在杨凌共招收了5名研究生,吉万全就是其中一位,目前他已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员。“我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的创新意识,他所做的探索性的研究,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他不仅研究了,而且自成体系。他的研究思路开阔,学术思想、思维很活跃、超前。”

  吉万全说,在为人处世方面,李老师平易近人,很容易接近,也没有任何架子。“我在实验种地的时候,李老师虽然很忙,但还是抽时间和我们一起开沟、装土,啥活都干。”

  ■李振声的孙媳妇

  “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普通人”

  “国家最高科技奖应该相当于中国的诺贝尔奖,爷爷能够获此殊荣,我们都十分高兴,觉得爷爷挺了不起的。”李振声的孙媳妇赵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在外人眼里李振声院士是大科学家,十分了不起,“可在家人眼里,我觉得他就是个普通人,和其他老人一样,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辈。”本报记者 周艳涛 通讯员 支勇平

  李振声 陕西

  两项重要成果在陕取得

  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 通讯员 支勇平)“李振声院士从1987年调回北京后,还一直关心着陕西的发展,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持着紧密联系。”昨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李振声院士曾于1956年-1987年,在陕西杨凌的西北植物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在这块他曾经工作31年的土地上,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李振声院士最主要的三大科技成就中,其中有两项是在陕西研究成功的,包括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的培育,该系列品种最大的优点就是产量高、比较稳定,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小偃系列在陕西普及了16年,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而且小偃6号小麦良种作为小麦的高种骨干亲本,还衍生出几十种新品种;他还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的实用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另外,在离开陕西后,李院士还开创了小麦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元素研究,完成了种质资源筛选、生理机制、遗传规律和育种研究,开辟了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研究的新途径。

  另外,记者获悉,李振声院士近期还将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一场学术报告。

  李振声 奖金

  50万个人奖金捐设"助学基金"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振声昨日表示,计划将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李振声说,“以小麦远缘杂交研究为例,小偃4、5、6号是20年前在陕西西北植物研究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还有当时研究所支持和为这项工作服务的所有同志。”

  李振声 经历

  曾获陕西省和全国劳模称号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曾荣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

  李振声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植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在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他开创了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李振声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这项成果促成了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在中国西安召开,受到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的充分肯定(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请在800x600分辨率以上,用IE 4.0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Copyright 2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安外大屯路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邮编: 100101 || << 研究所地理位置
京ICP备09063187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