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组以番茄、玉米等模式作物为对象,融合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方法,围绕 “减数分裂重组、克隆配子体产生、染色体操纵与多倍体基因组设计” 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揭示无融合生殖机制并探索其农业应用,创制高效克隆杂交种,开发优质二倍体与多倍体种子资源,为杂种优势固定和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内容聚焦于植物有性生殖与无融合生殖领域,具体如下:
1. 植物有性生殖(减数分裂重组)
减数分裂重组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关键,既能增加物种遗传多样性,也可能打破有利连锁性状,产生新的连锁累赘。我们运用基因编辑等技术,挖掘关键调控因子,或消除重组固定杂种优势,或增加特定区段重组频率聚合优良基因,为育种提供新材料。
2. 杂种优势固定(无融合生殖)
杂交种子具有的杂种优势强,但制种繁琐、成本高。我们研究模式植物和农作物,揭示无融合生殖分子机制与遗传调控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元件,力争利用基因工程将无融合生殖特性引入优良杂交品种,培育新品种,简化制种、降低成本。
3. 多倍体基因组设计与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植物抗逆性强、生长势好、品质优秀,利于作物改良。我们用基因编辑、染色体工程等技术精准设计操控基因组,优化多倍体基因组结构,定向改变遗传特性,培育优良稳定的多倍体种子资源。
4. 单倍体诱导与双单倍体育种
传统育种获纯合自交系周期长、效率低。我们挖掘单倍体诱导和染色体加倍关键基因,开发新技术,提高诱导频率和稳定性,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双单倍体育种效率,满足市场和农业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 。
个人简介:
汪亚中,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组长。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客座科学家。2024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资助。主要从事植物有性生殖(减数分裂重组)、杂种优势固定、多倍体育种(优良多倍体种子资源创制)以及无融合生殖(包括单倍体诱导和孤雌生殖)等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动植物中不同克隆配子体的融合以获得具有四套无重组祖父母基因组的番茄材料。部分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Genetics(封面文章)、Current Biology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国际期刊上,并申请一项欧洲专利(占比40%)。研究成果被Nature Genetics、Trends in Plant Science、Science Daily、Technology Networks和Mirage News等多家科学期刊及媒体报道。担任The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Life, Seed Biology, New Crops, Vegetable Research, Tropical plants杂志青年编委。
教育经历:
2016.07–2019.07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
2014.09–2016.07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作物学专业,硕士
2011.09–2013.07 湖北大学,英语专业,文学学士
2010.09–2014.07 湖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5.02-至今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3.11-至今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奈梅亨),拉德堡德生物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植物与动物生物学系,客座科学家
2019.10-2024.12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染色体生物学系,作物减数分裂,博士后
奖励荣誉:
2019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3 湖北大学院十佳大学生
教育招生:
本实验室始终践行科研与育人协同发展的理念,全力培育具备独立思辨、自由探索精神与领导力的科研人才。现面向国内外诚招心怀科研梦想、自律聪慧且勤勉坚毅的青年才俊报考硕士、博士,同时欢迎客座研究生、博士后及其他科研人员加盟,共赴学术前沿,为科学研究贡献力量。